端王琢磨了一下,“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怎么也要替我的妹妹谢谢你!毕竟韩公子只身犯险救了公主,所以韩公子当受我一拜!”
端王竟然再度站了起来,冲韩佑鞠躬!
韩佑挑了挑眉毛,这还真是自己没想到,这个端王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礼贤下士的主,但是能做个表态已经很不易!
说起来还是赵延庆确实非常关键,出了事就会让端王前途尽毁,端王有些坐立不安也是真的。
韩佑连忙站起来,“王爷这是折羞我一个白地书生了!在下也是王爷所邀请前来参与打猎的,只不过偶遇公主施以援手,这等小事不足挂齿!”
端王叹了口气,说实话,韩佑已经感觉到他的某种无奈了。
怎么说呢?
崔达就说崔家高参认为端王不会下江南,其实在韩佑看来也是这样,这倒不是这个端王生性懒散,而是下江南事情要是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但是官家和两个太尉都在指望端王,所以这个家伙可谓左右为难,但是现在就麻烦了,延庆公主虽然没有受伤,但是毕竟受了惊吓,端王感觉自己这下算是难了!
这么说吧,公主受到惊吓,自己想不去江南恐怕都不行了!
但是端王现在为难的并不是去不去的问题了,而是一旦被胁迫去了江南,自己该怎么做,是一个大问题,赈灾真那么容易么?
所以他说来说去这个问题怎么开口是一个为难,于是他站直了身子看向韩佑说道。
“韩公子,你大概也能明白,如果只是为了表示感谢,我亲自登门才对,只是现在真是形势紧逼,我恐怕要就这江南的事情要忙的焦头烂额了。”
韩佑心中自然明白,只是这个端王还真是有意思,他倒是变得有些直接,说到底,之前谁问他去不去,他都是含糊其辞,但是见了韩佑就直接表态要去了。
其实这种方式也不奇怪,说白了去还是不去的根本并不是他个人意愿,而是怎么去怎么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说白了,去了结果没有得到官家赏识,没有夺取继任者的希望,去还不如不去,这个道理别说端王,哪怕随便一个了解这件事的人都知道。
现在他直接问询韩佑,这就是礼贤下士的表态了,韩佑如果不表态,恐怕不太合适。
韩佑琢磨了一下,“殿下,您是打算听我的建议呢,还是只是发发牢骚?”
你不客气,玩开门见山,那我也不客气,我这咨询费可是价钱不低!
端王就是一愣,他也没见过这么直接的,于是他有些尴尬的只好笑了。
“韩公子,真是爱开玩笑!在在下看来,韩公子是崔大郎和柳青山合力推荐,又是文武双全,还救了舍妹,这等情分自不在话下,当然在下是要听建议了。”
韩佑点了点头,“那请端王就坐,如果要听建议,其实也简单的很,去便是了,但是要出其不意!”
这话一说,端王忍不住再度发愣,他看向旁边站着的中年太监。
中年太监眉毛紧皱,他当然不能随意开口说话,否则于礼不合,于身份也不和,于是他忍不住咳嗽了一声用以掩饰。
很显然,他是要提醒韩佑,这话说的太随意了,似乎不妥!
韩佑忍不住皱了皱眉,你要说这个端王没有高参在场吧,其实就不对,这个中年太监就是一个高参。
想起当朝的杨健和童关两个太尉,韩佑就有些明白了,说到底,不都是太监么?
这个大康朝代,太监可不是前朝威力巨大敢弄死皇帝,也不是后世专权玩弄权术,腥风血雨,实际上大康和宋代很类似。
唐宋年间,太监专权十分可怕,但是太监之所以会专权也并非是皇帝有意放纵,实则是唐宋年间重文轻武,武将成为节度使割据一方实在太厉害。
为了能够制衡这个问题,能够让朝廷得以进一步集权,就开始提拔皇帝身边的人才,而识文断字甚至是个中人才的太监就会走马灯的走到了历史的舞台上。
从皇帝到端王,这些顶级贵族的身边高参不是没有类似柳青山这样的人才,而是也有不少隐藏身份的太监。
官家能提拔两个太监当太尉,他端王身边的高参由太监担任也就毫不奇怪了!
韩佑忍不住笑了,“殿下,您既然都说得清楚要去了,那就排除万难即可,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让大家都满意,这才是难题对不对?”
端王忍不住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想的本不是这么回事,但是这话的这么说,你去办事说到底是为了捞好处,为了自己当继任者的可能。
但是你的冠冕堂皇的说,你是尽心竭力为朝廷办差,为老百姓造福,毕竟去江南赈灾这等事情也是功德。
只是这里面的把握就是关键!
可是韩佑去凑到端王跟前,淡淡的来了一句,“问题是这件事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譬如主战派,主和派,甚至包括秦相?”
端王眨了眨眼,他自然不会觉得有些意外了,毕竟这个韩佑之前所说的话让自己愣了两次,接下来的话算是有了心理准备了。
但是端王把手一摆,示意韩佑继续。
很明显,大家都是场面人,也都是聪明人,都到这个份上,那就有什么来什么吧!
韩佑点了点头,“这件事官家什么态度在下不知,但在下觉得殿下必须得去,不为别的,就算是功劳为何不拿?此为一也!”
“其二就是这件事根本就不必让所有人满意,因为您是王爷,您奉的是官家的旨意,去办差是给天下人办差,朝堂宵小之徒……”
韩佑随后面不改色的来了一句,“朝堂上无论是谁不满意,又如何?”
这话说的很平淡,但是在端王和那个中年太监看来真是炸裂!
只见韩佑又甩了甩袖子,“说到底,办差首先官家满意,其次百姓满意,朝堂满不满意能怎么的?不满意也不见朝堂有人过去赈灾!”